教小學數學這幾年,最頭疼的就是課件放著放著,后排學生就開始摳橡皮、玩尺子。后來才發現,不是娃不認真,是咱們的課件沒踩中他們的認知節奏!
1、別再堆知識點!具象化才是娃的“菜”
之前做課件總想著把知識點堆得滿滿當當,公式、例題占滿屏幕,結果講的時候娃眼神都飄著。直到有次觀察學生做題,發現他們對著圖文結合的練習冊會更專注,才明白小學階段的娃,對具象化的東西更敏感。
現在做課件會先把抽象知識點拆成小步驟,比如講“分數的初步認識”,不會直接扔定義,而是放一塊切開的披薩圖片,先讓娃看“把1塊分成2份,每份是多少”,再慢慢引出“1/2”的概念。屏幕上文字少少的,多放手繪風的插圖或者簡單的動態演示,比如數字“3”變成3個蘋果,娃一眼就能get到。
2、互動別搞復雜!簡單設計更抓注意力
還有個小細節特別重要,課件里的互動設計要符合他們的理解能力。之前試過放復雜的小游戲,結果娃光顧著點鼠標,忘了學知識點。現在改成簡單的“找不同”“填數字”,比如講“20以內加減法”時,放一排卡通小動物,讓娃點擊空缺的位置填答案,既能集中注意力,又能鞏固知識點。
3、節奏慢一點!留足時間讓娃消化
另外,課件節奏一定要慢,每個知識點講完后,留3-5秒空白,配上可愛的小圖標提示“想一想”,給娃消化的時間。之前總怕講不完,課件翻得飛快,后來發現慢一點,反而能減少重復講解的時間。
4、附工具推薦!新手也能做貼合認知的課件
其實做好這些,小學數學課件制作也沒那么難,關鍵是站在娃的角度想他們能接受什么。如果覺得自己做動態效果麻煩,推薦試試萬彩動畫大師,里面有超多適合小學生的模板,手繪風、卡通風的素材直接拖進去就能用,不用復雜操作,做出來的課件既有童趣又能貼合學生認知,娃上課的專注度明顯提高了不少,親測有效~
萬彩動畫大師官方下載地址:http://www.123sougou.com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