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陣子教小學數學的朋友突然找我,說學校讓錄幾節講課視頻,她對著電腦坐了一下午,連個開頭都沒做出來。其實我最開始碰這類視頻時也一樣,找素材、調動畫折騰半天,后來固定用萬彩動畫大師,慢慢摸出些省事的法子。今天把這些整理成攻略,不管是老師做線上課,還是想分享知識的普通人,或許都能少走點彎路。

朋友問講課視頻怎么制作,我把自己的做法整理成了攻略圖片

1、先從模板搭框架,不用從零畫

我幫朋友做的第一節是“圖形面積計算”,最開始沒敢自己設計界面,直接在軟件的模板中心挑了個簡約的教育模板——白底配淺藍線條,看著清爽,學生也不容易分心。接著把提前寫好的腳本拆成幾個場景:先講長方形面積公式推導,再放例題,最后加幾道課堂練習,每個場景對應一頁幻燈片,像搭積木似的,邏輯一下子就順了。

朋友問講課視頻怎么制作,我把自己的做法整理成了攻略圖片

2、細節別忽略,簡單調整效果差很多

做的時候發現,小細節改一改,學生接受度能高不少。比如講公式推導時,光放文字肯定不行,我在軟件里拖了個長方形和小正方形,用動畫功能讓小正方形一個個“鋪”滿長方形,再在旁邊標上數字,學生一看就明白“面積=長×寬”是怎么來的。字體也特意選了微軟雅黑,標題24號、正文18號,顏色用深灰——之前試過亮黃色,朋友說學生反饋晃眼睛,換成深灰后好多了。背景音樂就用軟件自帶的輕音樂,音量調到15%,剛好能蓋住環境音,又不影響講課的聲音。

3、不止AI成片,這些功能也很實用

很多人知道萬彩的AI智能成片好用——把腳本復制進去,選好風格,軟件能自動配素材、加動畫,生成個初步框架,之后再微調就行。但我覺得它的素材庫更省心,上萬個教育類圖標、場景模板,講物理要的“杠桿模型”、講語文用的“古詩背景圖”,搜關鍵詞就能找到,不用自己畫圖,也不用到處找版權素材。

朋友問講課視頻怎么制作,我把自己的做法整理成了攻略圖片

還有個“逐幀動畫”功能我常用,之前做英語語法課,要展示“動詞時態變化”,就用它讓單詞字母逐個變顏色,再添點小彈跳動畫,比干巴巴列文字有意思多了。導出的時候也靈活,要發正式課程就選高清格式,想發朋友圈就壓縮成小體積,手機看也不卡。

其實講課視頻怎么制作真沒那么難,選對工具,再注意些小細節,就能做出效果不錯的內容。朋友后來用這些法子做了兩節課,說比之前省了一半時間。要是你也想做,不妨從簡單的模板和功能開始試,慢慢就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節奏。

萬彩動畫大師官方下載地址:http://www.123sougou.com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