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陣子想做一條“食物在體內怎么消化”的科普動畫,一開始對著空白屏幕琢磨半天,連胃的輪廓都畫不規(guī)整。后來慢慢摸出流程,還靠萬彩動畫大師少走了很多彎路,今天把每個環(huán)節(jié)的實操感受分享出來,新手跟著做基本不會踩坑。

短視頻動畫制作流程拆解,每個環(huán)節(jié)的重點都講到位圖片

1、主題和腳本:聚焦一個場景,別堆太多知識點

最開始我想把口腔、食道、胃、小腸的消化過程全講細,寫出來的腳本光文字就有兩三百字,讀下來要4分鐘,完全不符合短視頻節(jié)奏。后來干脆砍掉一半內容,只聚焦“饅頭從吃進嘴到進入胃”的過程,腳本里多寫畫面描述——比如“饅頭在口腔里被牙齒嚼碎,混著唾液變成小塊”,少用專業(yè)術語,這樣后面做動畫時不用反復調整。

我發(fā)現(xiàn)每個鏡頭控制在2-3秒最合適,比如饅頭進入食道的畫面,停留2秒配一句“饅頭順著食道往下滑”,既講清重點,又不會讓觀眾覺得拖沓。要是一個鏡頭放5秒以上,很容易被劃走。

2、搭框架:現(xiàn)成素材能省2小時手繪時間

一開始我自己畫胃的形狀,畫了快半小時,要么太圓要么太扁,一點都不真實。后來試了萬彩動畫大師的素材庫,搜索“人體消化器官”,立馬跳出現(xiàn)成的胃、食道、牙齒模型,連唾液的動態(tài)效果都有,拖到畫布上調整大小就行。

我做這條動畫時,直接用了軟件里“生物科普”分類下的模板,模板里已經(jīng)做好了鏡頭從口腔切換到胃的過渡效果,甚至連背景的淺粉色“身體內部”底色都預設好了。我只需要把模板里的“蘋果”素材換成饅頭,再改改文字說明,不到10分鐘就搭好了框架。要是從零開始畫器官、調鏡頭,半天都未必能弄好。

短視頻動畫制作流程拆解,每個環(huán)節(jié)的重點都講到位圖片

3、加效果:動畫節(jié)奏別太急,音效要貼場景

給饅頭加“被咀嚼”的動畫時,我一開始把速度調得太快,饅頭一秒就碎成渣,看起來特別假。后來改成每秒2幀的速度,慢慢被牙齒“磨碎”,才符合真實咀嚼節(jié)奏。饅頭進入胃里時,我試過“快速下墜”效果,感覺太突兀,最后換成“緩慢滑動”,再加上胃壁輕微蠕動的效果,觀眾看起來更自然。

短視頻動畫制作流程拆解,每個環(huán)節(jié)的重點都講到位圖片

音效也是試了好幾次才選對,一開始用了輕快的音樂,跟消化科普的調性不搭,后來換成輕柔的純音樂,饅頭進入食道時加個“咕嚕”的短音效,既能提醒觀眾注意場景切換,又不會太吵。

4、導出和AI功能:新手別貪高分辨率

導出時我一開始選了4K分辨率,結果文件太大,上傳視頻號時一直轉圈失敗。后來改成1080P+MP4格式,清晰度夠,加載速度也快。導出后一定要完整看一遍,我之前沒檢查,發(fā)出去才發(fā)現(xiàn)饅頭進入胃的動畫沒對齊,只能刪了重發(fā),白白浪費半小時。

最后發(fā)現(xiàn)軟件有AI智能成片功能,輸入“饅頭消化過程”,它會自動匹配口腔、胃的素材,還能生成基礎腳本。我試了一下,生成的初稿雖然需要微調饅頭的移動路徑,但比自己從頭做快太多,新手沒時間的時候用這個功能真的很方便。

短視頻動畫制作流程拆解,每個環(huán)節(jié)的重點都講到位圖片

整個短視頻動畫制作流程走下來,最大的感受就是別硬扛。找對工具、理清步驟,哪怕是零基礎,也能做出像樣的動畫。我第一次完整做完這條食物消化科普,也就花了2個多小時,比預想中簡單太多。

萬彩動畫大師官方下載地址:http://www.123sougou.com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