之前總覺得動畫視頻短片離自己很遠,直到試了萬彩動畫大師才發現,沒基礎也能一步步做出成品。下面就把我用這個工具做科普短片的過程拆成5步,幫大家輕松掌握如何制作動畫視頻短片

零基礎到上手:5步教你如何制作動畫視頻短片圖片

第一步:選模板定框架,省時間不踩坑

打開萬彩動畫大師,首頁的模板分類特別清晰,教育、科普、商業類都有。我要做“彩虹形成原理”的科普短片,直接在“科普知識”里找到“自然現象講解”模板。這種模板已經搭好基礎分鏡和過渡效果,不用自己從零構思畫面順序。選好后在右側調視頻尺寸,想發短視頻平臺就選9:16豎屏,發公眾號就用16:9橫屏,確定后就能進入編輯界面。

零基礎到上手:5步教你如何制作動畫視頻短片圖片

第二步:拽素材搭場景,不用自己畫

進入編輯頁,左側素材庫藏著不少驚喜。找“自然元素”分類,云朵、太陽、雨滴這些矢量圖直接拖到畫布上就行。我把太陽放在左上角,兩側擺上云朵,再在云朵下面加些雨滴,基礎場景很快就出來了。這些素材還能調大小和顏色,我給太陽加了個閃爍的陽光特效,畫面一下子就有了活力,不用自己動手設計圖形,省了好多事。

零基礎到上手:5步教你如何制作動畫視頻短片圖片

第三步:加文字做標注,知識點講清楚

模板里自帶文字框,雙擊就能輸入內容。我把彩虹形成的知識點拆成三句:“陽光由七種色光組成”“雨滴對陽光產生折射與反射”“不同色光折射角度不同形成彩虹”。選了“微軟雅黑”字體,24號字在畫面里看著剛好,不會太小看不清。還順便給文字加了“逐字出現”的動畫,這樣觀眾看的時候能跟著節奏理解,不會一下子接收太多信息。

第四步:調動畫設節奏,讓畫面動起來

給元素加動畫是最有意思的一步。選中太陽,右側“動畫”面板里有入場、強調、退場三種類型,我選了“旋轉入場”,讓太陽慢慢轉著出現在畫面里;雨滴就加“下落”動畫,模擬真實下雨的感覺;文字則用“淡入”效果,顯得更柔和。每段動畫時長設成1秒,相鄰元素錯開0.5秒開始,預覽的時候能看到畫面一步步推進,不會顯得雜亂。

零基礎到上手:5步教你如何制作動畫視頻短片圖片

第五步:導出成片,還能靠AI偷懶

全部調好后點右上角“導出”,選MP4格式,分辨率選1080P就夠日常傳播用了。等幾分鐘渲染完成,科普短片就做好了。后來發現這個軟件還有AI智能成片功能,試著輸了段文字腳本,選了“科普”風格,AI自動匹配了素材、做了動畫還配了音,幾乎不用手動調整,對完全沒經驗的新手來說,確實能省不少力氣。

零基礎到上手:5步教你如何制作動畫視頻短片圖片

萬彩動畫大師官方下載地址:http://www.123sougou.com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