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劇情素材藏在日常里
編校園動畫劇情,得從身邊找素材。教學樓走廊里總有人追著交作業,食堂阿姨打飯時手微微一抖,這些碎片拼起來就是好故事。
之前幫社團做過一部短片,講三個女生找丟失的運動會橫幅。沒用復雜設定,就把真實經歷改了改:橫幅被風吹到樹杈上,三個人搬梯子夠不著,最后用晾衣桿捅下來時,順帶捅掉了馬蜂窩。這段劇情里,梯子滑倒時的夸張音效,女生們抱頭鼠竄的卡通化動作,都是從日常觀察里提煉的笑點。
二、角色靠細節立起來
設計角色不用太復雜。比如給主角加個標志性道具,戴圓框眼鏡的學霸總揣著便利貼,每次說話前先貼一張在對方腦門上;扎高馬尾的體育生兜里永遠有沒吃完的能量棒,緊張時就使勁嚼。這些小細節能讓角色立起來,觀眾看到道具就知道誰要出場。
三、沖突要貼校園生活
沖突設置要貼近校園生活。不是非要編打架或誤會,換個角度更有趣。做過一期圖書館題材的短片,兩個同學搶最后一本參考書,從早上開門僵持到閉館,最后發現對方是同小組的搭檔。這種反轉比刻意制造矛盾更有代入感,還能加些小彩蛋,比如兩人僵持時偷偷用手機查資料,屏幕光照亮兩張苦臉。
四、制作分四步走
制作時可以分四步走。先寫個 200 字的梗概,把開頭、發展、結尾說清楚。接著畫分鏡,不用畫得多好,用火柴人標出角色位置就行,重點標出讓位鏡頭、特寫鏡頭的位置。然后找素材,校服、課本、黑板這些元素,直接用手機拍下來摳圖,比手繪省事還真實。最后加音效,跑步時的帆布鞋摩擦聲,翻書時的嘩啦聲,能讓畫面立刻活起來。
五、舉個實際案例
有次做校園活動宣傳動畫,劇情是新生迷路,被吉祥物 “校園貓” 引導著逛遍各個角落。制作時先用手機拍了校園實景,在軟件里做成手繪效果當背景。貓的動作直接套用模板里的行走循環,張嘴說話時配了段電子貓叫的音效。三天就做完了,發布后很多同學說看餓了 —— 因為動畫里 “校園貓” 路過食堂時,鏡頭特意停在飄出的蒸汽上三秒。
六、工具選對省力氣
想讓制作過程更順,選對工具很重要。萬彩動畫大師里有現成的校園場景模板,教室、操場、實驗室的背景一點就能用,還有各種學生形象的角色素材,不用自己畫。改改對話內容,調調動作節奏,很快就能做出帶感的短片。
編劇情不用往復雜里整,把每天見到的趣事串起來,加點夸張的小動作和音效,就有那股子味道了。趣味校園動畫制作的關鍵,其實是把身邊的熱鬧勁兒裝進去。
萬彩動畫大師官方下載地址:http://www.123sougou.com/